2020年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年度质量报告(最终版)

首页    组织机构    培训处    通知公告    2020年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年度质量报告(最终版)


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2020年)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度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函〔2020670号)和鹤壁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和统计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将2020年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是由鹤壁市政府主办的全供事业单位。学校占地361.62亩,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场所建筑面积3.46638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8616.05万元。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校园”“河南榜样-首届百姓心中最满意学校”“河南省就业服务先进单位”“河南省职教攻坚先进单位”“河南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一巾帼标兵岗”“鹤壁市六城联创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现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三级安全生产培训基地、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校、省级“一体化”教学实训综合示范基地、河南省雨露计划培训基地、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河南省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河南省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1.2学生情况。2020年招生2942人(20192950人),2020年在校生7298人(20196828人),2020年毕业生数2009人(20191683人)。在校生中中专学籍3567人(20193521人)、技校学籍3731人(20193307人);1年制4人(2019年1人),3年制4802人(20194765人),4年制1154人(20192062人),3+2学制474人(2019448人);城镇户籍1620人(20191804人),农村户籍5678人(20195024人)。学生巩固率为74.57%201976.19 %)。2020年职业培训规模716人(20191522人)。

1.3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390人(2019449人),师比18.7:1(2019师比为15.4:1。双师型教师233人(2019231人),占专业课教师的97%201994.3%)。专任教师305人(2019346人)。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300人(2019279人),占专任教师数的98%201980.6%),硕士以上学历20人(201917人),占专任教师数的7%20194.9%),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97人(201994人),占30%201927.2%)。现兼职教师99人(2019103人),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2%2019年占23%)。

1.4设施设备。学校实习实验设备和设施与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相适。学校有实习车间和实验室73余个,各种实习实验设备7557台(套),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63.55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5568/生,主要实习实验设备设施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总实习工位5721个(2019年5316个)。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2万册(201911.02万册)。学校具有完善的生活设施。学校餐厅面积4728㎡,能同时能容纳4000人就餐。设有医务室、浴池、开水房、超市、ATM机和移动设备服务大厅,开通了校园卡通,运动场地面积共15367㎡,建有篮球场4个、排球场3个、羽毛球场4个、足球场1个、田径运动场1个;配备有各类体育器材近2160件(套)。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青春焕发、朝气勃勃、心灵纯洁、思想活跃、团结向上、热爱劳动、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较强。但大多学生尚未成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他们思想敏感,心理脆弱,有的容易冲动、迷失自我、 盲目自大,有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淡薄。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我校加强思政课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为学生打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情感。确立了“德育为先”的教育管理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学生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职业心理和工匠精神,加强职业态度教育,培养职业适应能力。在加强教育中帮助学生更好地重塑思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引领校园时尚潮流,逐步充实学生的思想灵魂。

素质教育的创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学生违纪率、流失率逐步减少,热爱学习、刻苦专、积极进取的学生多了,讲文明、讲礼貌的多了,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逐年增多。2020年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97.4%,专业技能合格率达86.7%,体质测评合格率达63.37 %,毕业率达95.60%

2.2在校体验。1.以“两节”为主线,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2020年,举办了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和科技创新节,成效显著。在文化艺术节中,举办了“庆国庆 迎新生”文艺晚会,鹤壁市专场文艺演出并取得一等奖。以系为单位进行早课活动,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定点投篮、舞蹈表演等,组建文学社、音乐社、舞蹈社、篮球社等社团;在科技创新节中,开展了汽车维修、模具制作、机器人操作、护理技能、商务谈判等大赛,有力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构建多样课余生活等方面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达99.24 %,专业学习满意度达99.24%,实习实训满意度达99.56%,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99.25%,校园生活满意度达99.31%2.以安全建设为抓手,依法保障校园稳定。按照《全市“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年”活动工作方案》文件要求,一是加强内部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门岗车辆和学生出入登记制度,做好两会、寒暑假、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安全工作,聘请“法制副院长”,召开法制教育大会,开展消防培训和消防演练。开展反恐防爆应急演练,认真做好设施设备日常检查及保养维修更换。二是主动与公安部门和消防部门联系,到校现身说法,检查指导工作,提出问题建议,及时进行整改。三是认真做好“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年”工作。制定“校园周边安全建设年”工作方案及隐患排查台账,针对交办问题清单进行整改并形成整改报告,及时上报上级部门。使安全稳定工作常态化,全年未发生恶性事件,确保了校园的一片净土。安全满意度达99.53%,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达99.50%

2.3资助情况。2020年学校认真全面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学生资助管理制度,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有序。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对其他家庭困难学生,学校完善了《助学金学金评定办法》等一系列规定,为扶困助学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证,使各项惠民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得到资助,顺利完成学业。2020年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94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共发放免学费金额254300元,共发放助学金金额203000元。中专学籍学生共发放免学费金额5624650元,共计6296人次,其中上半年2982人次,下半年3314人次;技校学籍共发放免学费金额5006500元,共计5890人次,其中上半年2558人次,下半年3332人次。中专学籍学生助学金发放625000元,共计625人次,其中上半年273人次,下半年352人次;技校学籍学生助学金发放542000元,共计542人次,其中上半年247人次,下半年295人次。

2.4就业质量。学校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为依托,按照“立足本市知名企业,面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安置理念,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对口就业率、高薪就业率、满意就业率逐年提升。学校设有就业处,强化校企合作,注重对企业考察,遴选优质企业,做好就业指导,为学生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做好就业推介,扩大本地就业比例,注重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一致。2020年毕业生共计2009人,其中,汽车类专业就业率为96%201998.2%),对口就业率为70%201974%),初次就业起薪为3450元(20193140元);机械类专业就业率为97.5%201998.7%),对口就业率为82%201980%),初次就业起薪为3650元(20193750元);电子电气类专业就业率为97 %2019100%),对口就业率为72%201978%),初次就业起薪为3480元(20193560元);计算机类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4%201994%),对口就业率为40%201968%),初次就业起薪为3250元(20193200元);财经类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7%201991%),对口就业率为40%201947%),初次就业起薪为2450元(20192430元);学前教育类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7%2019100%),对口就业率为95%201999%),初次就业起薪为2100元(20192000元);服务类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7%201997%),对口就业率为70%201986%),初次就业起薪为3400元(20193200元)。2020年升入高等职业院校410人(2019357人),占毕业总数的20.4%(201921.2 %)。

2.5职业发展。学校不断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实现从传统的关注就业率转向提高就业质量、从重视推荐毕业生转向关心学生成长、从就业部门向教学部门的简单反馈转向协同育人等就业工作的三个转变。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服务,建立了“创新工作室”,给学生的自我探索、职业探索、生涯规划提供了广阔平台,拓宽了学生职业认知,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丰富了职业指导的形式,提高了职业指导的效果,促进他们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的能力。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在专业设置和计划招生前,对鹤壁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状况以及对初、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把握鹤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我校实际,合理地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借力行业指导委员会优势,聘请有关专家,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重要领域和“互联网+”模式,对学校开办专业进行论证,进一步推进学校专业结构与全市产业结构匹配,专业建设水平与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对接。学校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产业布局为依据,巩固了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数控加工、模具设计制造、汽车维修、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护理、烹饪等学校传统优势专业。近年来,伴随着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及“互联网+”模式的壮大,学校新增设了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网络与信息安全,逐步形成以特色品牌专业为支撑,与主导产业相适应的专业布局。

3.2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强化实施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和能力培养为核心,完善了产学研合作机制。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了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3.2.1公共基础课情况。学校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各专业公共基础课开设有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等课程,并积极参加全省文化课统考。所有课程教材按照教育厅征订目录选用教材,并将思政教育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3.2.2专业设置。学校常设专业有机械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网页美术设计、电子技术应用、学前教育、会计电算化、旅游服务与管理等30余个。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网页美术设计、机械加工技术、学前教育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机械加工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学前教育、会计专业是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是鹤壁市品牌专业;会计电算化、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应用是鹤壁市特色专业。

3.2.3师资队伍情况、教科研活动及各种竞赛评比活动情况。

1.学校十分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截至目前,学校已有双师型教师233人。学校制定了“优质教研活动计划”,并明确教研主任职责,按照教学管理文件要求以教研室为单位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青蓝结对工作、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选拔、综合知识竞赛、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教材改革研讨、学科竞赛,教师实训考核、PPT课件评比等活动。鼓励教师参加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和参加课题研究,参与专利技术、产品设计和技术开发项目的研究应用,不断提升学校教科研整体实力与水平,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提高。2020年,教师公开发表论文53篇,公开出版教材、论著12本;完成国家、省、市职业教育改革课题39项。

2.学校高度重视技能大赛和素质能力大赛,各系部积极配合,发动教师参加技能比武,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和素质能力大赛。2020年,各项竞赛取得了新的突破。我校教师辅导的学生在省技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5人,二等奖14人,三等奖16人。市技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73项,二等奖98项。在省素质能力大赛中,我院学生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与此同时,我校教师也积极参加省、市优质课比赛,在2020年获得了省优质课一等奖1项,市优质课一等奖4项。全院师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级各类竞赛,通过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断深化我院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技能水平。

3.2.4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体系建设力度。坚持“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指导思想,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深入企业学习与交流,以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为切入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抓特色、出亮点、拔高度、树品牌”的指导思想,紧扣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两个关键点,厚植优势,强化重点专业建设,发挥示范效应。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创办精品特色专业,不断扩大定向培养专业比例。实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

深化了教学模式改革。推行了“教学做合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活动与生产实践有机融合,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分组协作式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等方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探索线上、线下“双线并进”的教学方式,借助动画、仿真、虚拟现实(VR)等信息技术创设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实现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的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的教学做合一。

3.2.5信息化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学校已成功通过“河南省信息化提升项目”验收,已基本建成信息化校园,对全校的数字化进行了强化。信息化校园完善了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宽带和校园网全覆盖。充分发挥校园网站的窗口作用和宣传功能,完善网站主页栏目设计,及时、准确地更新网页信息;对原有机房进行改造,使多媒体教室建设工作达到教学信息化的硬件规定要求,基本实现了教师网上学习、教研、培训办公、远程教育等功能,营造了信息化应用最佳的教学环境。完善和丰富了数字化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开发和利用了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等国内外先进的仿真实训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专业课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等技术;实现了“班班有白板,班班通网络”,建立了骨干专业多媒体教室121个,新增20个,推广多媒体和课件演示教学手段,实现了专业课教学普遍使用信息化手段和常规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加强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将其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标准。完善了多功能卡通系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方面更加方便快捷;建立了学生电子注册档案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使学校信息化建设得到新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决策和科研中得到广泛应用。

3.2.6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目前,学校每个专业均与企业共建了25个校内、外实训基地。2020年合作办学企业海信公司、杭州锐捷、河南弘贤教育集团、天津利富达等在校内新建实训室8个。各专业按计划安排学生到生产实习基地(实训室)实习,使学生提前进入了真实生产过程,掌握了生产设备的使用,积累了生产实践经验,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学校持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成功申报了“产教融合工程4#实训楼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和鹤壁技师学院改扩建项目,其中“产教融合工程4#实训楼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1796万元,其中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1000万元,目前已基本完工;鹤壁技师学院改扩建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3.3教师培养培训。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打好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基础。利用省、市各级师资能力提升培训、“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省级教学名师培训等平台,让教师走出去,在学习中成长、在交流中提升。2020年参加国家级及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共31人,参加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和学历进修的共276人;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使专业课教师及时掌握现代企业新设备、新工艺;2020年学校拥有“双师型”教师资格233人,拥有“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教师比例达到97%。深入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弘扬爱岗敬业精神,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完善师德师风考评方式,加强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宣传,形成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全方位的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3.4规范管理情况

学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与学校规模和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管理体系,特别是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培养、实训条件建设、教育教学过程、考核评价、职业技能鉴定、就业推荐、企业用工跟踪调查、新增专业需求调研、社会化短期培训、学校重大问题决策、设施设备采购、财务管理、资金运行公开、民主管理、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程序控制文件和规范化运行管理机制,并明确了部门职责,实现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统筹协调、相互配合的良性互动运行体系。

学校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坚持党务校务公开制度,“三公”经费、重大建设项目经费和社会公益事业经费使用信息均在学院网站和院工作微信号公示。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三重一大”、党委会议事规则等相关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做到党委会集体研究,落实主要领导“五个不直接分管”、“一把手”末位表态制,保证了各项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优化了《学校制度汇编》作为规范学校管理的依据,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评价体系,完善了《教师量化考核办法》《教学督导办法》《学生评教制度》等教学管理文件15份,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实行了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一是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合理编制财务收支预算,以“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为原则,实现了准确、完整、及时。二是严格执行报销审批程序,对各项支出实现复核、监督,在项目管理控制方面,重点核对核验,结合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确保了资金使用合理、合法、规范、有序。三是资产管理控制方面,按照《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做好学校资产管理控制,每年年末进行资产清查,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建立健全了完善的物质采购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相关流程体系,使学院的招标采购工作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一是印发了《鹤壁技师学院招标采购实施细则》(修订)和《鹤壁技师学院招标采购流程》《鹤壁技师学院加强固定资产申购、审批采购及验收环节管理的实施细则》《鹤壁技师学院关于加强固定资产申购审批采购及验收环节管理的实施细则》等文件。同时对这些细则和办法进行任务分解和流程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对采购工作管理从预算审核、需求上报、计划审批、采购实施,到合同验收、监督管理等采购业务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对整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包括管理原则、方法、程序、手续等,范围等。严禁无计划、无手续、超标准的采购。

学生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力以赴打赢了疫情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结合学院工作指导思想,进一步优化了校园秩序,引入教官参与管理,大力推进秩序校园建设,全面打造健康、平安、文明、和谐校园;科学安排文体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加强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严肃、认真、周到、规范的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学校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公众号等媒介,向广大师生宣传扫黑除恶、治安、反恐、消防、交通、防溺水、防范电信诈骗、国家安全等安全知识,组织反奸防谍宣传进校园、反邪教宣传、消防安全日、网络安全周等系列活动,师生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成立学生义务消防队,协助学校保卫处,全方位、无死角排查校园消防安全隐患;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优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校园巡逻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严格对外来人员进行管控,完善校园消防设施设备及校园安防监控系统,提升全天候校园安防能力。全年开展“校园安全100天”活动2次,举办法治安全知识讲座3次,消防安全培训2次,应急疏散演练4次,反恐防暴应急演练1次,开展各类安全主题班会3次,受众师生8000余人。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校园安全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学院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专门设立了网络信息工作小组和专职管理员,强化机房管理员职责,在机房悬挂机房管理制度,实验室制度和相关安全标识等,并制定机房使用、维护和维修记录表等,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分析,保障以机房为中心的各类业务稳定可靠运行,同时引发《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人,切实做好学院网络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监测员,动态监测学院网站浏览情况,为学院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

科研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定科研管理办法,健全科研项目管理与服务机制,建立科研项目评价与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科研团队工作,鼓励科研团队围绕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等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并加强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合作。积极组织各层次科研项目的遴选、申报、验收工作。积极组织中青年教师参与学术、科研等交流活动,并邀请专家到我校开展学术讲座,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3.5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立了学校、家庭、企业、社会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教育大格局。将德育课程列入各专业教学计划,在学科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才水平高超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积极构建思政课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的“思政”育人机制。学生处、校团委、教务处及各系(部)密切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周召开一次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对学生开展了就业观念教育、模拟应聘、举办招聘会等就业前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活动。从学生一日生活制度抓起,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将国防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军事化特色活动与学校德育相互渗透。对新生进行军训、拓展训练、地震和消防演练,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举办技能竞赛、趣味运动会、升旗仪式、和不文明行为告别仪式,开展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展示活动等,时时处处激发学生正能量。加强了警校共建,强化了学校与桥镇派出所的共建关系,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法制讲座。开展“校园之星”评比活动,坚持国旗下讲话制度。校团委设置了“校园之声”广播站,校图书馆、阅览室每天开放。开办了业余党校、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舞蹈、书法等社团每周开展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同时推进我院“三会两制一课”团组织建设工作,依托“智慧团建”系统对新入团员信息录入上传整理以及对老团员进行团组织关系转接,使团员青年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团委还充分利用各社团老师学生开展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2020年“庆国庆,迎新生”文艺晚会、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合唱比赛、道德讲堂、“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并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第七届文博会志愿服务活动、清洁家园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体现了学院生机,展示了学生风采,增强了团组织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3.6党建情况

落实“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院共计党员194人,建设有11个支部,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坚持党建与监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年初,召开2020年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党建工作要点,安排部署全年党建工作。院党委书记分别与党委委员、支部书记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制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评价表》,督促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切实履行分管领域和部门的党风廉政责任,强化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理念。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推进思政课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院党委书记带头抓思政课的机制,设立学院思政部,引进河南科技学院思政专业挂职博士,并成为该院研究生培养基地。邀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路培果为我院师生讲思政课,极大提升了师生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祖国取得新的伟大成就的认同感;院党委书记带头为师生讲思政课2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向师生讲思政课6次,开展全市思政教研活动1次;加强正面宣传,把握舆情导向,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通讯94篇,印发简报68期。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党员发展工作。印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任命三系一部主任为党支部副书记,在三系一部设立组织员,充实支部力量;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院党委委员为师生上党课6人次,支部书记上党课11人次。规范做好党务工作。坚持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建立党务派遣制度,全年向支部派发定期和专项党建任务20余次;重视党员发展工作,本年度发展预备党员3名,2名同志按期转正。本年度,我院多名党员和组织受到上级表彰,其中1名同志获得市委组织部颁发的“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名同志分别获得市直工委“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个支部获得市直工委“先进党支部”称号。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对执行八项规定监督检查力度,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推进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廉政警示教育。通过转发反面典型案例、专门谈话、集中谈话等方式,及时进行廉政提醒。

4.       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2020年鹤壁技师学院以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活动为契机,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切实加强与省内企业合作,注重学院与企业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践行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和企业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理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院分别与省内外十多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办学,实施了订单培养,2020年超额完成招生任务,共计招生2942人。定向培养和委托招生占在校生70%以上,使学院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借助用人单位的资源优势,弥补专业课教学的不足,还加速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办学效益十分明显。更重要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更具前瞻性和主动性,带来了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企业由此将对职业教育有更深的了解和更多的信任,关注职业教育的程度会更高,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顶岗实习既符合教学大纲教学安排,又利于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强化训练,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是职业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举措。学院与众多企业签定了顶岗实习协议,通过校园招聘会、企业专场进校园等形式,组织学生赴合作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并详细计划、周密安排,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我院先后安排1230余人参加实习,其中:241人到鹤壁天鹤汽车模具、鹤壁富士康、鹤壁滨东区5G产业园区和淇滨区呼叫产业园实习,学前教育专业在鹤壁本地幼儿园实习292人;136人到江苏华科技实习;91人到郑州比克电池、郑州风神物流、宜美家家装饰公司、开封奇瑞汽车等地实习,113人分别在北京儿童医院、同仁医院、北三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企业实习;112人到无锡小天鹅、惠州光弘、珠海龙丰、长城汽车等企业实习;海信专班188人到扬州海信实习。通过严格的管理、周到的服务、细致的工作为保障,使我院的顶岗实习工作得到了家长和企业的充分肯定,社会满意率达90%以上。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职业学院办学水准的提升,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都会因时因地有所不同,校企合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学院为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原则,搭建合作平台,通过职业人的智慧和勤奋,努力提高工学结合的普及率,校企合作的成功率,实习就业的巩固率,职业教育的贡献率和人民群众的满意率。

4.2 学生实习情况。我校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了实践教学,促进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一是根据教学计划实施一体化教学,自第二学期开始在校内实训基地实习。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广泛采用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及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实习过程的主体地位。校内实训设施、设备和工位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二是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为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2020年共安排二年级工学交替学生1230人次。三是第三学年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由企业提供实习场地,提供相关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学生进行生产型实习,直接参与实际产品的生产过程,培训和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了企业真实环境的全面锻炼,促进了学生专业素质的综合提高。学校建立了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考核评价办法,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期间由企业和带队教师对学生能力素质作出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校。

5.       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我校每年向鹤壁市乃至全国培养输送具有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的“双证书”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00多人,涉及鹤壁的“煤化工、食品工业、机械制造” 三大支柱产业及电子、学前教育和旅游酒店服务等行业。特别是对鹤壁的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加工、汽车电器、汽车维修、幼儿教育等行业培养输送出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中本地大型企业有天海电器、富士康(鹤壁)公司、华晨汽车、天模具有限公司、路通汽车修理厂、幼儿教育企业等用工单位,外地有海信公司、昆山电子、LG子、无锡健鼎科技、郑州富士康、郑州宇通和新乡科龙电器等企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有效满足了当地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学生素质得到了社会认可,我校毕业生遍布全省和全国各行业,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开拓创新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过硬的技能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赢得了所在企事业单位的肯定,正在成长为各行业企业的骨干力量,并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2020年学院先后安排1230余人参加实习。其中:241人到鹤壁天鹤汽车模具、鹤壁富士康、鹤壁滨东区5G产业园区和淇滨区呼叫产业园实习,学前教育专业在鹤壁本地幼儿园实习292人;136人到江苏华科技实习;91人到郑州比克电池、郑州风神物流、宜美家家装饰公司、开封奇瑞汽车等地实习,113人分别在北京儿童医院、同仁医院、北三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企业实习;112人到无锡小天鹅、惠州光弘、珠海龙丰、长城汽车等企业实习;海信专班188人到扬州海信实习。通过严格的管理、周到的服务、细致的工作为保障,使学院的顶岗实习工作得到了家长和企业的充分肯定,社会满意率达90%以上。

5.2社会服务。学校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办学模式。设有专门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所,承担劳动力转移、安全生产、职工岗前、转岗和技能提升等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技能鉴定服务。2020年开展创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共716人次;我校与富士康集团联合开展的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各项培训服务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就业安置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河南省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先进基地”“河南省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机构”“河南省就业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5.3对口支援。2020学校对口帮扶山城区石林镇温家沟村、结对帮扶鹤山区东岭社区。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协调促进惠民工程项目落实,筹措扶贫资金138.9万元,整修农村道路2000米,钻探农业灌溉机井两眼、栽种桂花500棵,雪松200棵,助力农产品销售万余元等。选派的第一书记在扶贫工作中贡献突出荣获2020年鹤壁市“五一劳动奖”称组织开展乡村少年宫支教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选拔多名优秀教师成立志愿服务队,采取师徒结对帮扶、现场教学观摩、两校师生交流等形式,受益学生350人次。对接家庭困难、留守儿童等特殊情况学生,设立针对每个困难学生的小额资金支持;捐赠服装100余件,图书90余本,日常用品30件;走访慰问711人特殊群体的基本情况。

5.4服务抗

学校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校全体人员都加入到了防疫工作的最前线。

在上级规定的时间内备齐了相应的防疫物资。并建立了功能完善的独立隔离室。学校全面消毒先后完成10次,完成制定学院疫情统计“日报告、零报告”、延迟开学疫情防控预案、疫情防控考核办法等十多项防疫制度。完成春季三个年级近3000人返校复课消毒防疫工作和秋季近5000人入学防疫消杀工作,做好新冠肺炎防疫宣传工作,布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和创卫复检宣传栏。此外,医务室还要完成了每天30余人次的接诊工作;协调各系部完成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等日常防疫工作;每月20人次学生发热情况上报工作;完成全校近5000学生体检工作。

6.       举办者履责

6.1经费。2020年公共财政预算拨款5956万元,产教融合实训楼建设项目投入 285万元,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投入 250万元,数字化校园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投入177万元,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项目投入140万元,学生活动场地改造项目投入11.77万元,学院大门改造项目投入6.7万元,项目类投入合计870.47万元。

6.2政策措施。我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在教体局的关怀支持下,认真落实招生自主权、专业设置和调整、教师评聘、教育教学自主权等。学校合理分配教师资源,优化教师队伍,认真落实教师录用问题。为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加快学校发展,学校建立和完善了ISO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后勤服务管理、招生就业工作管理、设施设备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教育教学行为规范。特别是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培养、实训条件建设、教育教学过程、考核评价、职业技能鉴定、就业推荐、企业用工跟踪调查、新增专业需求调研、社会化短期培训、学校重大问题决策、设施设备采购、财务管理、资金运行公开、民主管理、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规范化运行管理机制。相继出台了《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实习实训能力提升计划》《校企合作制度》《联合办学制度》《现代学徒制实施办法》《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教师培训进修制度》《教师量化考核办法》《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双证书制度》《技能竞赛奖励制度》《教师培训学习管理制度》《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双师队伍建设计划》《招生工作办法》等相关政策制度,通过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保障了学校规范运行,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7.特色创新

“彩虹行动”德育值周。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主人翁意识,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出彩。一年来,我们推行以学生管理部门为统领,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和教官为领导,以学生为主体,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的班级值周制度,根据岗位不同,值周学生分别穿红、橙、黄、绿、蓝五种马甲,称之为“彩虹行动”。纪律监督岗(红色马甲)、卫生监督岗(橙色马甲)、文明监督岗(黄色马甲)、礼仪接待岗(穿绿色马甲)、校园保洁岗(穿蓝色马甲),通过值周学生自我监督,相互监督以及从“被监督人”到“监督人”的身份转化中实现了德育值周的教育内涵,让学生能从“做”中体会到“小行为”对校园环境、德育培养中的作用,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主人翁意识,形成了纪律严明、秩序井然、干净整洁、文明和谐、风气清正的美好校园。

技能竞赛取得新突破。我校不断健全师生参赛选拔工作机制,制定科学训练计划,统筹协调学训关系,保障资金场地器材,实现了技能竞赛成绩新突破。2020年,在全国机械行业职业在省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教育杯”智能汽车技术应用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在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参赛学生获得5个一等奖、13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取得了技能竞赛的历史最好成绩。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质量、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传帮带”作用需进一步增强,专业师资队伍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转型势在必行。

2)学生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个别学生学习态度和目的性不够明确。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作用有待加强,学生实训要求和实训效果有待提高。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实训设备更新换代势待解决

主要原因:

1)职业学校专业转型快,出现了专业型教师不对口的现象,教师转型专业化培训不系统,不能及时适应专业教育发展。

2)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家、校、社会“三位一体”式的管理。

3)学校师生比有所失衡,教师编制需要增加,基础建设还不够完善。

主要措施:

1)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深化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强化职教标准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强化实训、实习标准和教学仪器设备规范,打造精品培训课程菜单,优化培训课程模块体系,有效改善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职能偏弱的短板

2)组建高层次科研团队,根据《鹤壁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加大对学院高技能人才培训,争取国家相关项目和配套项目资金,改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思路,助推职业教育发展,带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

3)加强学院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院育人内涵,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强化八维管理模式,通过拉清单、保红线、降底线、讲秩序、讲故事、有文化、上美誉,构建以秩序建设为代表的校园文化管理模式,即生活秩序、卫生秩序、课堂秩序、实习实训秩序。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




20210120

2021年3月9日 08:39
浏览量:0
收藏